×用户登录

北京钱学森中学

More>>Electronic Journals电子期刊

More>>Latest News最新动态

致敬钱老列表 首页 > 致敬钱老列表

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第四期

来源:“钱学森图书馆”公众号推出“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系列推文    发布时间:2022-03-22    736

《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 第四期

 

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航空工程专业硕士阶段的全部课程,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

 

按照惯例,下一步,钱学森就将进入飞机制造厂实习,积累实践经验。然而,他的遭遇与导师王助如出一辙,身为中国人,他被禁止进入美国的飞机制造厂。钱学森向校方提出抗议,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你可以不学,回到中国去”。

 

愤怒的钱学森决定离开麻省理工学院。他认真回顾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当时航空工程的工作依据基本上是经验,很少有理论指导。钱学森认为,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航空工程,一定事半功倍。于是,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选择:从做一名航空工程师转为研究航空理论。

 

钱学森写信给父亲钱均夫,告诉他自己的想法,可是没想到,父亲并不同意,在给钱学森的回信中,父亲提出:“重理论而轻实际, 多议论而乏行动,是中国积弱不振的一大原因。国家已到祸燃眉睫的重要关头,望儿以国家需要为念,在航空工程上深造钻研,而不 宜见异思迁。”

 

原来,父亲眼见日寇肆虐、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希望儿子能早日学成归来,多造飞机,抗击日寇。

 

就在钱学森感到为难时,他后来的岳父、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 论家蒋百里恰好到了美国,钱学森与他会面时,把心中的困惑倾诉了一番。没想到,蒋百里非常支持钱学森,他说:“我们中国早晚要有自己的航空专家,你学航空理论我非常同意,你爸爸的想法不用担心,我会做通他的工作。”

 

就这样,钱学森走上了航空理论的学习道路。

 

要学习航空理论,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理论研究权威冯·卡门是钱学森心目中导师的不二人选。

 

冯·卡门是当时世界上研究空气动力学的顶尖学者,他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德国致力于飞机设计和航空理论研究,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留式直升机。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纳粹大肆迫害犹太民族,冯·卡门不得不离开德国,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航空 系主任和著名的古根海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主任。

 

钱学森并不认识冯·卡门,也没有人替他引荐,于是,他决定用毛遂自荐的方式登门拜访这位自己心目中的导师。

 

这一次会面给冯·卡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年后,他在自传里写下了这次会面的经过:“1936年的一天,钱学森来看我,征询关于进一步进行学术研究的意见。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抬起头来,打量了面前这个身材不高、神情严肃的青年,然后向他提了几个问题。所有问题他都回答得异常正确。顷刻之间,我就被他的才思敏捷所打动,接着我建议他到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攻读。”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会面对冯·卡门和钱学森两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冯·卡门很快发现钱学森具有“少见的天资”,不再把他视为学生,而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左膀右臂。钱学森在冯·卡门的指导下,也迎来了自己学习道路上的第二个高潮,逐渐成长为与老师齐名的世界级科学家。

 

 要学习航空理论,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理论研究权威冯·卡门是钱学森心目中导师的不二人选。

 

冯·卡门是当时世界上研究空气动力学的顶尖学者,他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德国致力于飞机设计和航空理论研究,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留式直升机。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纳粹大肆迫害犹太民族,冯·卡门不得不离开德国,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航空 系主任和著名的古根海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主任。

 

钱学森并不认识冯·卡门,也没有人替他引荐,于是,他决定用毛遂自荐的方式登门拜访这位自己心目中的导师。

 

这一次会面给冯·卡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年后,他在自传里写下了这次会面的经过:“1936年的一天,钱学森来看我,征询关于进一步进行学术研究的意见。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抬起头来,打量了面前这个身材不高、神情严肃的青年,然后向他提了几个问题。所有问题他都回答得异常正确。顷刻之间,我就被他的才思敏捷所打动,接着我建议他到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攻读。”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会面对冯·卡门和钱学森两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冯·卡门很快发现钱学森具有“少见的天资”,不再把他视为学生,而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左膀右臂。钱学森在冯·卡门的指导下,也迎来了自己学习道路上的第二个高潮,逐渐成长为与老师齐名的世界级科学家。

 

 加州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与麻省理工学院不同,它强调理工结合,十分推崇创新精神,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

 

一次,冯·卡门问自己的学生“你们觉得100分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们回答:“答对全部题目。”

 

冯·卡门说:“我和你们的标准不一样,因为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都没有什么百分之百的准确答案。要说有,那只是解决问题和开拓问题的方法。假如有两个学生参加考试,其中一个学生对试题分析仔细、答题重点突出、解题方法对头,而且有自己的创新观点,却因个别运算疏忽,最后答数错了;而另一个学生答数正确,但解 题方法毫无创造性,那么,我给前者打的分数要比后者高得多。”

 

老师的教诲对钱学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自己也感觉到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钱学森后来回忆说:“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于是,钱学森更加勤奋刻苦,几乎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一年,钱学森把自己能收集到的,全世界与航空学有关的研究资料,全部系统地研读了一遍。他每天花在阅读文献上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在航空理论方面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钱学森的快速成长让老师非常满意,一次,物理学家保罗·爱泼斯坦问冯-卡门:“您的学生钱学森在我的班级里才华出众,难道, 他也像你一样有犹太血统?”

 

冯·卡门没有回答,耸耸肩,开心地笑了起来。

 

 加州理工学院不仅有创新的氛围,更有民主的学术风气,这一点也给钱学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院里,不同的学派意见、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可以向权威挑战。

 

一次,冯·卡门组织了一场学术研讨会,学院里的教授、青年教师、研究人员、博士生都来参加这个会议。在交流讨论的环节,钱学森介绍了一篇自己的论文,结果一位老教授马上站起来提出异议。虽然这位教授看上去德高望重,但钱学森觉得他的观点并不正确,便立即进行反驳,老教授也不甘示弱,一来一去两人争得面红耳赤。

 

会后,冯·卡门笑眯眯地问钱学森:“你知道刚刚和你争论的那个人是谁吗?”钱学森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冯·卡门笑得更欢 了:“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力学权威冯·米塞斯呀!”钱学森大吃一惊,回想起刚才的场景,一时间有些窘迫。冯·卡门却告诉他:“我认为你的意见是对的,在这个问题上,我支持你。”

 

另一次,钱学森和冯·卡门在一个学术问题上产生了争执,冯·卡门觉得是钱学森错了,钱学森却坚持己见。这下老师的脾气上来了,把钱学森的文章扔到地上,摔门而去,两人不欢而散。

 

可是,让钱学森意外的是,第二天一早,冯·卡门来到钱学森 的办公室,向他深深鞠了一躬:“我仔细想过了,昨天那个问题,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钱学森很受感动,对老师更加敬重,冯·卡门虚怀若谷的品格从此也深深印刻在钱学森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