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北京钱学森中学

More>>Electronic Journals电子期刊

More>>Latest News最新动态

致敬钱老列表 首页 > 致敬钱老列表

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第七期

来源:“钱学森图书馆”公众号推出“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系列推文    发布时间:2022-04-19    893

《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 第七期

 

1945年的德国之行,使钱学森受益匪浅,他对航空技术、火箭技术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的学术研究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94511月,由钱学森主持编写的、长达800多页的专著《喷气推进》完成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火箭与喷气推进技术的专著,被美国军方列为空军工程师必学教材,之后的许多年,它一直是美国喷气推进技术研究领域最权威的著作。

 

钱学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不仅得到美国军方的欣赏,也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45年,34岁的钱学森被加州理工学院聘为副教授。第二年,钱学森又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航空系副教授,负责空气动力学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在学院里,钱学森超越常人的智慧令学生们敬佩不已。一次,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数学题,有个同学问了另一道与此题无关但解起来很困难的算题。钱学森当时没有理会,仿佛没有听见,继续在黑板上写着算式。大家以为钱学森没有听到,没想到他完成黑板上的解题后,突然转过身来,说出了那位同学提出的复杂算题的答案。

 

班级里的学生惊呆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脑啊,一边在黑板上演算着冗长的算式,同时还能在脑袋里演算另一道复杂的算题。

 

19472月,不满36岁的钱学森被麻省理工学院任命为正教授, 而且是终身教授。

 

那时,美国高校的大多数教授要有超过20年教学和科研经历并且取得杰出的学术成就,才有可能成为终身教授,所以终身教授可谓凤毛麟角。

 

钱学森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这个记录一直保持了70年,直到2017年,被另一位华人学者打破:34岁的张锋在这一年被任命为该校正教授。

  

 钱学森在美国科学界的名望和杰出的成就,同样也受到国内的关注。

 

194412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发出聘书,拟聘钱学森为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教授。194510月,北京大学校长胡适拟聘钱学森为工学院院长。

 

19477月,钱学森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一职后不久,得知父亲钱均夫患病,需要进行胃部手术,决定回国探亲。这是钱学森到美国12年后第一次回国。

 

这一次回国,钱学森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一方面,经过12年勤奋治学,钱学森学有所成,有了报效祖国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回到祖国后,发现自己日思夜想的故土虽然已脱离日寇的蹂踵,却依然满目疮痍、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特别是蒋介石政府撕毁和平协定,发动全面内战,让钱学森非常失望。

 

钱学森回国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名人,他应邀在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说,美国十分重视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从而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炼狱般的洗礼,美国的科技、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发展起来,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既然工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技术和科学研究就是国家富强的关键。

 

钱学森的思想和观点使大家耳目一新,大为佩服。这位年轻的学界翘楚也引起了国民政府的关注,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亲自向钱学森发出邀请,拟聘他为交通大学的校长。

 

然而,钱学森却断然拒绝,他说:“目前国内局势战乱不止,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能回来为国民党装点门面。”

  

 钱学森这次回国,虽然对国民党政府非常失望,却收获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钱学森家与蒋百里家是世交,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他曾参加过“讨袁护法”运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的代表作《国防论》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

 

蒋百里早年在杭州求是书院读书时与钱均夫相识,从此成为同窗好友、莫逆之交。蒋百里有五个女儿,钱均夫却只有独子钱学森。一次,章兰娟恳求蒋百里夫妇,能否将其中一个女儿过继给钱家做女儿,蒋百里欣然答应。于是蒋英就成为了钱均夫夫妇的养女、钱学森的干妹妹,就这样,两人从小就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1947年钱学森回到国内时,28岁的蒋英也刚刚从欧洲留学归来。19475月,蒋英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了归国后第一次个人演唱会,引起乐坛轰动,成为音乐界关注的焦点。不久,钱学森也回到了上海,两位青梅竹马的儿时伙伴再次相聚。

 

此时的两人,一个是青年才俊,一个是乐坛新星,可谓门当户对, 两家人都有意撮合他们,就安排他们见了一面。

 

也许是科学家与艺术家之间的两情相悦,也许是从幼年时就结下的姻缘,在这次见面六个星期后,他们就在上海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北楼)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一门科学家与艺术家的联姻,一时在上海街头巷尾传为美谈。

 

事实证明,两人的结合是真正的天作之合,婚后的钱学森生活幸福,更富创造力,蒋英则称职地担任起钱夫人的角色。

 

一年后,两人生下了我,取名钱永刚。

 

 19499月,钱学森带着家人与冯·卡门一起回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出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航空系教授。

 

不久后,冯·卡门前往法国巴黎,作为美国政府的顾问参与联合国组建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工作。钱学森正式成为冯·卡门的接班人, 冯·卡门在古根海姆大楼里的办公室成为了钱学森的办公室。

 

1949年年底,美国火箭学会的年会在纽约举行,钱学森在会上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他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一种时速高达16000公里的火箭客机,人们乘坐这种火箭客机从纽约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洛杉矶。这种火箭客机的外形就像是一支削尖的铅笔,长约24米,直径约3米,总重量约5吨。它能够垂直起飞,在穿出大气层后达到最高速度,然后再进入大气层,经过一段滑行最后到达目的地。

 

钱学森关于火箭客机的构想,实际就是现代航天飞机的雏形。钱学森当时还预测,在30年之内人类就能登上月球,这个预测也已经成为了现实。

 

钱学森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全场轰动,把这次美国火箭学会的年会推向了高潮,他也被视为世界航空学领域中最有独创见解的学者之一。美国的《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大众科学》《飞行》等报刊纷纷报道了钱学森的惊人设想,还配发了钱学森的照片。

 

钱学森再次成为全美国瞩目的公众人物,他的事业达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