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Electronic Journals电子期刊
More>>Latest News最新动态
-
574 2021-12-11 北京市教育学会 “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 (2021年度)
-
13 2025-04-26 北京钱学森中学携手中国科技馆共筑“筑梦星球” 创新实践培育未来科学家
-
324 2024-07-22 共筑拔尖创新梦——钱中学子启航上海交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基地
-
326 2024-06-28 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 “新形势下中学科技教育体系实践探索研究”圆满结题!
-
237 2023-12-26 通用干书器的可行性研究
-
238 2023-11-27 研究性学习课题《业余无线电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
227 2023-09-26 研究性学习课题《高层建筑电梯调度设计与调试》
北京钱学森中学携手中国科技馆共筑“筑梦星球” 创新实践培育未来科学家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5-04-26 13
2025年3月,北京钱学森中学作为中国科技馆“科学方法特训营”全国首批试点校,正式启动“环境监测与生命保障系统”主题实践项目。该项目以“建设真实功能模拟外星科考站”为核心任务,通过馆校协同创新,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科研实践平台,助力国家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战略,点燃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
聚焦国家战略:以“大成智慧”赋能科学教育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指引下,中国科技馆推出“科学方法特训营”项目,旨在通过真实科研场景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北京钱学森中学秉承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理念,深度融入这一国家级科学教育项目,聚焦初中生科学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储备注入新生力量。
创新育人模式:从课堂到“星际基地”的实践跃迁
项目采用“线上大师课+线下营地+专家驻校指导”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中国科技馆每周派遣由航天领域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入校授课,以前沿技术指导与项目式学习为抓手,带领学生从理论迈向实践。在为期两个月的实践中,学生围绕“环境监测与生命保障系统”主题,经历“选题凝练—方案论证—原型制作—迭代优化”完整科研闭环。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方法,更在团队协作中锤炼了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
成果初显:跨学科实践激发青少年科创潜能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六轮课程实践,学生团队在科学家指导下完成了科考站功能模块设计与原型搭建。北京钱学森中学科学教研组负责人许老师表示:“特训营打破了传统课堂边界,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馆校协同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接触前沿科研方法的机会,为校本课程开发注入新活力。”
展望未来:构建“高校-科技馆-中学”科教融合新生态
作为中国科技馆重要试点校,北京钱学森中学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向“体系化、实践化、社会化”发展,并探索“高校-科技馆-中学”三方联动的科教融合模式。北京钱学森中学李鹏举校长表示:“此次合作是科技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里程碑。学生在真实科研场景中感悟科学精神,在团队协作中收获成长。我们期待更多青少年通过特训营项目,勇攀科学高峰,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2025年暑期,学生团队将在科学家指导下完成模拟外星科考站建设,并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大型科普展品面向公众展出。这场“筑梦星球”之旅,不仅让科学知识“活”起来,更让青少年的创新成果闪耀于更广阔的舞台。
撰稿、拍摄:许玄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