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Electronic Journals电子期刊
More>>Latest News最新动态
-
41 2025-01-10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讲科学家故事优秀作品
-
79 2024-12-25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高二组
-
79 2024-12-20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高一组
-
86 2024-12-19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初一组
-
99 2024-12-18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初二组
-
81 2024-12-12 第二届科技节优秀作品展示
-
99 2024-12-12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小学组
“爱科学,向未来”——高二3班优秀云笔记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2-05-26 636
高二3班同学在2022年5月21-22日参与了主题为“爱科学,向未来”中国科学院百余个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线上讲座。同学们认真观看,呈现出许多优秀的云笔记。
火箭的演化和未来——桂婉妍
海洋科学世界—蔡润
5月23日,高二3班在班长丁闻沛的主持下,各组代表以“论坛”的形式轮流进行分享交流。
第一组,代表刘汝泽
第二组,代表于晓萱
第三组,代表许诗怡
第四组,代表毛思洋
第五组,代表于淼
各组同学的听课笔记涉猎广泛,有生物、物理、科技、航天等主题,有知识科普、历史故事、科技前沿等内容;呈现方式精彩纷呈,有思维导图、手写笔记、图文结合等。在全班投票进行“我的科学云笔记”评比,毛思洋、于晓萱小组获得的票数最高,赢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由毛思洋分享的“小脑袋有大智慧:果蝇与脑科学”科学讲座
由于晓萱分享的科学笔记,融入了总结和自己的看法。
听了各组代表的分享交流,同学们感触很深。
于淼:“我们所接触到的科学,无论是高深奥妙,亦或是简单平常的一些科学简单原理,都是前人通过不懈的坚持与努力和无数的尝试才得出来的。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抓住真理的绳索,在科学的崖壁上攀登,生生不息,为自由,为生命,为人类永恒的幸福,为童话中描绘的未来。当代的我们,更应肩负起探索科学的重任。”
吴思雨:“在上周的全民科学日时,同学们观看了相关的科学讲座,并且进行了今天的汇报。还记得在当时听讲座的时候,面对新奇的科学知识,内心始终是充满热情的,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真正运用在科学研发上,而不是一味地学习他人做过的实验,了解前人得出的结论于我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并且也让我对于未来的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憧憬。在汇报中,我了解了克隆技术的前世今生,了解了果蝇与脑科学,核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3D打印制造器官,东奥火炬传递机器人研发等等,让我深感当今中国科技之领先,与科技改变生活的强大力量,我也看到了科学研发背后无数人的坚守,无数人的奉献。”
刘汝泽:“通过观看科学开放日的直播,以及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分享和总结,让我了解到了许多高精尖的技术,许多充满神奇奥秘的工程室。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还启发我们向着一些未来还未了解的方面去探索、去研究。在二十一世纪,这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承担责任,用创新思维去了解、去探索还未为人知的问题。”
周锦宏:“疫情能阻挡我们迈出的脚步,能限制住我们沉重的肉体,但是不能限制我们对科学的渴望和激情,尽管在家学习,学校依旧给我们安排了非常具有学习价值的科学研究活动,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纷纷展现出来,有3D打印制造人类器官的,有遨游寰宇的,有光线和视觉的……我是一名不擅长学理科的学生但是这是我少有的觉得那些高高在上的公式理论和实验在我面前变得如此的和蔼可亲,我感觉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对科研方面的良苦用心,我相信大家定不会辜负学校期望,在未来一定会为大十二创造一个一个的佳绩。”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类遭受了病毒的侵袭,也见证了科学的力量。这次活动让我们领略了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科学重器、科研现场、炫酷的科学实验、有趣的科普读物和院士专家的科学公开课等中科院特色科普内容。这些在线“科学大礼包”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收获。让我们探索宇宙自然、发现数理奇趣、启发科学思维、沐浴科学文化、走向科学人生。让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生根。
撰稿:高二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