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Electronic Journals电子期刊
More>>Latest News最新动态
-
41 2025-01-10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讲科学家故事优秀作品
-
79 2024-12-25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高二组
-
79 2024-12-20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高一组
-
86 2024-12-19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初一组
-
99 2024-12-18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初二组
-
81 2024-12-12 第二届科技节优秀作品展示
-
99 2024-12-12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科技征文一等奖展示-小学组
优秀观后感——当代科普工作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2-05-26 1160
当代科普工作
观看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江左其杲博士的讲座,感触良多,其中大多并非来自讲座本身,而是由我对江左博士的了解而产生的感慨。
江左其杲,北京大学博士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的年轻学者,从事新生代哺乳动物的研究,主攻食肉目。我,一个普通高中生,自小热爱动物,曾连续几年每天看科教频道的纪录片《自然传奇》,几乎从未间断。约莫三年前,我偶然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所讲的知识,极大地颠覆了我过往的认知。我因此关注了这个当时还叫动物博览的账号,并日日期待着他的更新。之后的几年里,他的文章纠正了大量我从纪录片中得来的错误知识,也不断满足着我随年龄增长的求知欲。直到不久前,我得知这个已更名为“动物志-剑齿猫“的账号的主笔是江左其杲的助理,也是以为科普翻译者,其发布的内容有些正是江左博士的研究成果!而日前在学校推荐的”在家云游中科院“的活动列表中,我再次看到了江左其杲这个名字。于是由着心里那一份敬意与情怀,我选择了江左博士的讲座。
江左博士讲的内容主要是老虎的演化史。他由整个猫科的分类学出发,介绍了虎的“起承转合“,即其起源、进化与扩张。最后还进行了一个辟谣:剑齿虎和虎并非同一物种,两者分属剑齿虎亚科和豹亚科,同时也简单介绍了锯齿虎、刃齿虎、恐猫(伪.人类之敌)、巨颏虎(真.人类之敌)、异刃虎(高度特化的西猯杀手)等知名剑齿虎亚科成员,可谓是难得的硬核科普。
此番在线上的邂逅,了解古生物知识之余,由江左博士的工作我也想起了更多事。照理来说,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便利了信息传递,也极大的方便了科普工作的进行。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有多少人看了《远古巨兽大复活》认为棘龙是一种铁塔一样高大、能一掌打死鲨齿龙的怪兽?又有多少人认为剑齿虎是老虎的祖先、恐狼是狼的祖先?电影为了剧情效果可以认为创造一些怪兽,但纪录片不能这么干。可悲的是错误复原古生物或瞎介绍现代生物的纪录片真的不少。同时网络上的一些自身知识不足、只懂鼓吹造谣的科普营销号也是祸根。接下来是详细介绍(仅就我所略有了解的动物领域举例)。
(一)不严谨、不科学的纪录片
科普纪录片应该是广大群众获得科学知识的第一途径了。照理说,纪录片并非电影电视剧,必须符合当下的科学认知(因为有些科学理论是不断进步的,因此纪录片传达的不一定是真理,但绝不能胡编乱造)。可现在的很多纪录片,存在各种科学问题,引进的外国纪录片还常常翻译错误,而且造成的影响是很广泛的。例如美国国家地理的纪录片《巨嘴钢牙》中,因为测量方式不统一而得出了亚成年斑鬣狗咬合力等于成年狮的结论,直接导致十几年来鬣狗的咬力一直被中国网民大大高估;又比如《动物犯罪现场》中出现过一种名为美洲豹猫的动物,然而豹猫是分布在亚洲的,美洲只有虎猫。这大概是翻译错误(好像确实有管虎猫叫美洲豹猫的,但严格来说美洲没有豹猫属分布,只有虎猫属);以及一些古生物纪录片里各种动物体型卫星、地洞、时空穿越、怪兽式复原(以《远古巨兽大复活》的“棘斯拉”为典型)等等问题,向观众传递了太多错误信息。其中有些是因为科学理论的过时,有些却是纯粹的造谣。这种造假行为是值得强烈谴责的!因为其不仅造成了错误的观念,还间接促使大量不良风气的形成,例如无脑斗兽等(以狮虎斗最为典型且恶劣),使人们不再关注动物本身的魅力,而只去关注孰强孰弱,既背离了自然纪录片的表面初衷,也背离了其深层的初衷。结果就是现在网上的许多动物爱好者秉持着错误的观点四处宣扬,根本不关心真正应该关心的东西。
(最新的棘龙复原)
(当时的科学棘龙复原)
(远古巨兽大复活中的棘龙复原)
(二)无良营销号、网络喷子
要我说受网络发展促进最大的,不是纪录片而是各种科普自媒体、网络写手。这也成为了现在人们了解科学知识的又一途径。其中有些为了盈利,捏造虚假信息来骗取关注度,被称为营销号。近年来营销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样产生了不少错误认知,如鲨鱼怕海豚、俄罗斯人不怕熊等。这类营销号往往油盐不进,你给他摆出证据充分的正确科学观点,他就是不信,认为自己比中科院的科学家还要靠谱(其实不一定是过度自信,也可能是为了利益死不承认)。这类人不仅像错误纪录片一样传播错误观点和带歪风气,还经常发表引战言论,导致不良争论,破坏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谐,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展望
当然,尽管这些错误科普十分普遍,但我们也不是没有好的科普作品。今年五月23日将要上映(好像就是明天……)的恐龙纪录片《史前星球》早在几个月前就引发了网上许多古生物爱好者的关注与期待。从目前公布的预告片来看,这部纪录片不仅有许多科学的恐龙复原,如有嘴唇而几乎没有羽毛的霸王龙、全身覆羽的驰龙科、真正的沧龙(以前太多纪录片里的沧龙建模都搬运了其他中生代海爬),包含了雪地、戈壁、海洋、雨林、沼泽等丰富的生境,而且它的视效由MPC团队(制作过奇幻森林、哥斯拉、狮子王的视觉特效)负责,配乐由汉斯季莫负责,观看感受定然极佳。
除了纪录片,网上同样有许多优质的科普自媒体。我所了解的有动物志-剑齿猫(江左博士助理凯凯)、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狐主任)、恐龙帝皇等。狐主任的《网络热门生物鉴定》系列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还传播了硬核生物知识;动物志的文章纠正了我从小形成的大量错误观点;恐龙帝皇是我最近关注的一个b站up主,也是他的《吐槽纪录片系列》让我了解到有些纪录片是多么不靠谱。他们都是求真务实、自身功底扎实的科普工作者或爱好者,希望他们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吧!
最后我想说,科普不是义务教育,其中的许多知识对我来说是不必要的,但这不代表科普是不必要的,更不代表科普可以毫无根据地颠倒黑白。你可以不知道普遍十只腕足的鱿鱼(好像初中老师讲的?)中还有一种八只腕足的广鳍八腕鱿,可以不知道人尽皆知的傻鸟渡渡鸟的学名是毛里求斯愚鸠,可以不知道翼龙根本不是恐龙,也不需要知道大型分子对撞机的原理、塑料分子的微观结构……但你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而那些不严谨纪录片和营销号就是我们大众科学素养提升的一大绊脚石。
致敬其他像江左其杲博士一样的科研、科普工作者!
撰稿:高二1班郄宸霁